馬來西亞行動學習6/26「吉隆坡—秋傑巴刹+飛禽公園」第三十三話。
馬來西亞行動學習6/26「吉隆坡—秋傑巴刹+飛禽公園」第三十三話。
撰寫者:鄭盺祐
今天終於是久違的七個半小時的睡眠時間,昨天晚上有一位同學頭痛,也確定無法參加今天上午的行程,好險我們要去的地方離住宿點只有10分鐘的路程,而剛好有另一位同學要補其他的作業,所以也選擇順便留在住宿點照顧頭痛的同學,老師也在住宿點附近待命。雖然我們無法12人一起出發很可惜,但現階段照顧身體還是比較重要的,所以最終我們就是10人出發!
首先是一天的開始:吃早餐。今天是吃「板麵」,板麵是一種客家美食,但跟台灣的有點不一樣,這裡的則是像麵疙瘩加一般麵條的組合,吃起來很有嚼勁與疙瘩,但看起來卻是麵條的感覺。
吃完後我們也前往了今天的第一個行程「秋傑巴剎市場」,這個市場相當的大(比前三個市場都還大)裡面賣肉、賣服裝、賣水果等等,以上看起來就是個很普通的市場對吧,但…這個市場並不普通,裡面有「牛頭羊面」,又有東南亞風情的「超大香蕉」,還有似榴槤又似波羅蜜的「奇怪水果」,介紹完後大家就去「拍照+觀察並寫出感受」,在過程中各位同學除了拍照之外也有體驗到當地的習俗及風情,我們就拍照一路到了11:30,相信大家透過這段時間都有學習到一些拍照技巧,與情意面的在地感受。
吃完午餐後就前往今天的第二個行程「飛禽公園」,經過了搭公車、grab,總於到了飛禽公園,一到飛禽公園就與上午在住宿點的同學會合,再來馬上開始了今天飛禽公園的導覽,只是這個導覽都是英文的,我們聽不太懂,但地導有提前分工,與老師的翻譯,讓我們導覽意外的順利。
導覽首先介紹的是「犀鳥」。馬來西亞有十種原生種犀鳥,而這個飛禽公園就有四種原生種,介紹完犀鳥後我們有準備一些訪綱想要訪問導覽員,雖然因為在訪問的過程中英文有點不通,但是各位同學還是很努力的用手機翻譯,且非常積極的發問,不管是導覽還是訪問的過程中,我們都有學到犀鳥的知識與克服語言的問題,甚至是學到其他鳥類的一些相關知識。
訪問完導覽員有帶我們去「餵食」,很多同學都有體驗餵食,還有鳥會直接飛到頭上,是個非常新奇的體驗,而在餵鳥的整段過程中氣氛非常的歡樂,時間也過得非常快,所以說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。
再來我們就迅速趕去看表演,是看什麼表演呢?當然是看「鳥」表演啊,雖然這裡是一個鳥園,但是也是觀光景點,所以會有一些關於「鳥」的表演,這裡的鳥感覺都訓練有素,整個表演幾乎沒有出任何差錯。表演內容包含講話、選出英文字母、轉圈圈等等,是一個相當豐富且精彩的表演。
我們後來在參觀一下這個鳥園,其實飛禽公園不是只有犀鳥,裡面還有很多種鳥類,像是鴕鳥、孔雀、老鷹、鸚鵡等等的鳥類,也是個種類非常豐富的鳥園,有好多好多我們都不認識。
時間到了……我們即將離開!
以為我們今天的行程就這樣結束了嗎?錯錯錯,我們還有第三個行程就是「彥弘的朋友」要來找我們。我們離開飛禽公園後就搭著grab去車站與彥弘朋友會合,會合後,彥弘朋友就說要帶我們去一個「秘密」的地方。我們就先搭捷運去與彥弘朋友的媽媽會合,之後再繼續走大概15分鐘。
大家都在猜他們要帶我們去哪裡,有人猜餐廳、有人猜他們家,結果都猜錯了,我們走著走著就到了「夜市」,這一個夜市又跟我們之前去的夜市完全不同,非常有台灣以及大陸的特色。
到了夜市後,我們就分組去逛,裡面賣的東西幾乎都是華人的料理,很少有馬來西亞或印度的料理,所以大家吃的都非常的習慣與懷念。甚至是有一點家鄉的味道啊!
吃飽喝足後集合時間到了,大家集合後也與彥弘朋友簡單的道別(約好明天雙峰塔見)
道別後我們就走路去搭捷運要回住宿點,但是我們搭回住宿點要轉車,所以我們就先搭到一站下車,結果發現要轉車的線被封住了,就去問站務人員,他就說我們要搭的那條線(回住宿點的線)車子好像壞掉了,所以就封起來。
此時我們也只能選擇出站,但也好險一出站就有公車,我們就趕快上公車,搭上公車後這班公車也無法直接到達住宿點,還需要在轉捷運才能到達,所以我們又準備再次搭捷運,但馬來西亞的捷運跟台灣的捷運不同,我們上車後發現這台捷運是往反方向開,就叫大家趕快下車,結果這台捷運又瞬間換了方向,換成往住宿點開的方向,我們也來不及再次上車了,所以就只能搭上下一班車回住宿點,這真是個烏龍事件啊!(簡易版:捷運公車(原本要搭捷運,但是那條線被封住)捷運(上車後發現是往另一邊,結果後來又換我們要去的那邊)走路。)
這也算是一個遇到事情的緊急處理與危機應變能力,最後好不容易回到了住宿點,大家拖著疲累的身軀,但我們還無法直接休息,因為這時還有個重要的議題必須要先討論,而這個議題就是「走路的速度與過馬路的速度」,雖然這個議題看似很普通,但因為也涉及到安全意識。而這次的狀況跟一般的不一樣,是有司法覺得有同學在「故意」放慢速度,所以這次是需要大家說出自己的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去練習溝通。由此來釐清是否真的是「故意」的,過程中大家都非常的願意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情緒,讓自己可以更認識自己,也讓其他人可以更認識每位同學。
希望經過這次的經驗後大家可以更清楚知道他人的情緒來源,並練習同理與理解。大家在這次議題中也有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,而不是讓情緒一直累積,這才是團體能走久遠的關鍵。
行動剩最後三天,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把握剩下的時間,享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!
112/06/28
